东罗马帝国,就是拜占庭帝国(Byzantium)。我国古籍中称其为“拂菻”(Purum),亦称大秦或海西国。
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很久以来一直都把古罗马叫做“大秦”。
然而,最近这些年,有些人开始怀疑,认为“大秦”这个词并不是指古罗马。有人认为“大秦”应该是指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北部),有人认为“大秦”应该是指波斯,也有人认为“大秦”是指西藏阿里地区的象雄古国。
其实,他们这些说法都没错,那些地方在古代都可以被称作“大秦”。
但是,古罗马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作“大秦”呢?
我直接说出一个事实:“秦(Cīna)”就是“狼”的意思。
古罗马人自称是狼的后代,古罗马到处都有母狼哺育两个小孩(罗马先祖)的雕像。
母狼哺育罗马先祖
古罗马人自称是狼的后代,狼就是“秦(Cīna)”。
那么,用“大秦”这个词来称呼古罗马,错了吗?
古罗马人最崇拜狼,所以,古罗马人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大秦”。
下面抄录一段关于古罗马起源的内容:
古代特洛伊王国被希腊联军打败后,当时的王子被迫带领残部逃到台伯河流域,幸运的是他被拉丁姆地区的国王招为女婿,后来成为了国王。当王位传到努米托雷王时,努米托雷的弟弟阿穆利奥篡夺了王位,把哥哥流放异地并将其儿子杀死后又把他的女儿希尔维亚送到贞女塔做女祭司且不准她结婚,后来又将其囚禁与孤塔之中防止她的后代威胁到王位。
然而,阿穆利奥的计谋没有得逞,囚禁于孤塔中的希尔维亚被战神马尔斯看中,最后二人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阿穆利奥愤怒的杀死了希尔维亚,并把她的两个儿子放在竹篮里扔进台伯河中,结果这对双胞胎在河中顺流而下的时候被一只母狼救起,母狼居然把这两个儿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奶汁喂养他们。几年后,这两个孩子被一个猎人发现并扶养成人,长大后他们返回城邦杀死了阿穆利奥,报了杀母之仇,并让努米托雷王重登王位。后来就有了闻名的罗马城。所以狼被认为是罗马人的救星,罗马人也就自称是狼的后代。
母狼哺育古罗马先祖
可以看出,这个古罗马起源的故事,和我国古代的突厥起源的故事非常相似,都是被母狼哺育。在突厥起源的故事里,突厥先祖很可能就是乌孙王子,而狼指的就是匈奴(犬戎)。
现代人把狗叫做“犬”,而古代人把狼叫做“犬”。
现代的“犬”:
现代的“犬”指的是狗
古代的“犬”:
古代的“犬”指的是狼
古代的“犬戎”,就是狼族,意思是“像狼一样的人”。在汉朝时期,犬戎被汉朝人蔑称为“匈奴”。
《山海经·大荒北经》:“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犬戎”和“轩辕”实际上是同一个词,黄帝族就是属于犬戎。
以前的老版本《山海经》里有一句“身毒国轩辕氏居之”。就是说轩辕族(犬戎)来自古代印度,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地区。
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里就记载了Cīna人,Cīna就是犬戎。
斯基泰人(犬戎)
Cīna一词的来源关于Cīna一词的来源,人们做出了很多猜想。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词来自秦朝的“秦”。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因为秦国一开始就建立在犬戎的地界(甘肃天水),所以才叫“秦国”。也就是说,“秦(Cīna)”这个词在秦国还没有建立之前就有了,秦国恰恰是借用了犬戎(Cīna)的名字(秦)。
所以,Cīna这个词不是来自“秦”,而是来自古代汉语的“犬”。这个“犬”字的古音是khyun,发音近似“可云”。匈奴的“匈”、轩辕的“轩”,都是这个khyun。
这个“犬”字在蒙古语里演变成了三种形式:khiyan(乞颜)、china(赤那)、chono(丑奴),蒙语的这三个词都来源于汉语的“犬”,都是“狼”的意思。
梵语的Cīna也是来自汉语的“犬”字,也是指“狼”。印度史诗里提到的Cīna,就是指狼族(斯基泰人),我们中国把他们叫做“犬戎”。
母狼哺育古罗马先祖
古罗马的起源,肯定是和狼族(犬戎)有密切的关系。很可能和突厥的起源一样,在最艰难的时候得到了犬戎的帮助,所以才会有被母狼哺育的传说。
母狼哺育古罗马先祖
斯基泰人(犬戎):
犬戎
结语梵语的Cīna一词来自古汉语的“犬”,代表狼。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又被翻译成“秦”,也是“狼”的意思。
欧洲很多国家都把中国叫做China,就是来自梵语的Cīna(犬),和“瓷器”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