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撼文坛 闻一多骂张学良是叛徒

西安事变撼文坛 闻一多骂张学良是叛徒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等公开责难张学良;在当时很有影响的胡适也撰写了《叛逆张学良》一文,呼呈全国反对张学良;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对张学良进行了少有的谩骂式攻击,说他“做起事来颇象土匪”。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史称“西安事变”。后世普遍认为,这次兵谏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以及团结抗日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张学良的这一举动却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所诟病。

清华教授群情激愤

“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人们对真相不是很明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许多高校的教授们也感到愤怒不已。例如时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的朱自清就很是惶惑不安,他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得知张学良在西安扣蒋消息,惟详细情形仍不知,此真一大不幸。

两天后,朱自清又在《日记》中写道:下午开教授会,决议通电中央请明令讨伐张学良。当场推举起草委员七人,由余召集,其余七名倡议者包括冯友兰、闻一多(1899年——1946年 见图)、陈福田、萧叔玉、陈达、潘光旦、萧公权等名教授。当天,他们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此次会议决定发布《清华大学教授会为张学良叛变事宣言》,发表于12月16日《清华大学校刊》第799号。

《宣言》中称:“此次西安变乱,事出意外,薄海震惊。同人等服务学校,对于政治素无党派之见,日夕所期望者,厥为国家之兴盛、民族之康乐,以为苟有能使中国民族达于自由平等之域者,凡我国人皆应拥护。又以为现在对外交斗争经全国一致在政府整个计划之下,同心协力,方所奏功。若分崩离析而侈言抗战,徒为敌人所窃笑。正数月来统一甫成,而国际观感已有改变,外侮防御已著功效,方期国家命运渐可挽回,民族危机渐可避免。乃变乱突起,举国复有陷于混乱之虞,长敌国外患之势,寒前线将士之心,事之可痛,无逾于此。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能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同人等认为张学良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唐毓瑨

相关文章

广联达软件价格,广联达软件价格一览
office365打不开

广联达软件价格,广联达软件价格一览

📅 06-30 👁️ 7967
台式机的声卡在哪里
best365官网登录

台式机的声卡在哪里

📅 06-28 👁️ 5026
最全自测 | 丁丁的长度、硬度、持久度,你达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