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研制终止
编辑
海军党委提交中央军委《关于建造远洋护航舰船的建议》的报告[19]。1968年2月,七院根据此报告,向有关单位下达了055型舰技战术指标和方案论证的任务,确定设计代号为“055”[19]。
1970年6月,周恩来总理对大型导弹驱逐舰研制任务作出批示[19]:
同意。大型导弹驱逐舰(055)的作战任务,如只在近海,可以对海对空为主,兼顾反潜,如有出洋任务(远洋航行)似宜在反潜的武器配套上再多加考虑。妥否请酌。
同年8月,军委决定055大型导弹驱逐舰以上海市为主进行研制[19]。9月,成立由四三七厂、北海舰队和七〇一所参加的055三结合研制组,开始了该型舰的研制工作[19]。
1974年7月,国防工办决定由海军组织对055型舰进行补充论证,三结合人员暂回原单位[19]。1974年2月至翌年1月,055型舰补充论证会在北京举行[19]。1976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76〕19号文批复研制055大型导弹驱逐舰。同年7月,成立了055型舰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处理有关日常工作[19]。
鉴于中国研制的柴燃动力装置无法满足055型舰的战术技术要求,从1978年10月至1979年11月,中国与英国R.R公司、瑞典卡米瓦公司(英语:Kamewa)就引进055型舰用的燃气轮机和可调桨及轴系进行多次合同谈判,中方曾两次派员赴英国、瑞典实地考察[19]。合同谈判因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动力系统引进未获得成功,055型舰的研制工作处于逐渐迟滞状态,1989年被西方制裁后就完全终止[19]。
055型舰第一次研制工作有始无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技术部在1992年编纂的《驱逐舰史料集》中提到,有三方面原因[19]:055型舰缺乏系统的论证基础而仓促上马,致使该型舰的总体方案频繁变化,技术状态无所适从(前后共有50余个总体方案);力求先进的主观愿望、过高要求,给装备和设备的研制带来巨大的困难;055型舰确定任务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研制工作步履艰辛。概括而论,无论从经济实力、工业基础,还是从科技水平、组织管理,当时的国情都不具备研制大型导弹驱逐舰的能力。
此书提到此型舰的研制在海军装备发展上仍具有一定的意义[19]:始由该型舰探索从国外引进关键设备——舰用大功率燃气轮机,在80年代研制的052型舰上得以实现;部分为055型舰安排的研制设备,也在052等新型舰艇上得到采用;一些曾探讨和研究过的技术方案推动了新一代舰船的研制进程。
第二次研制
编辑
进入21世纪后,055型导弹驱逐舰再次立项,但尚不知道新055是全新的计划还是首次终止的研制的重启,是否运用了首次研制所储备的技术也不得而知。
2014年初网上曾多次曝光武汉市一處陸上基地大型艦上层艦橋建筑,有隐身外型被推測與055的研發過程有關,並得到環球時報等官媒的引用但語意模糊[20][21]。
2017年6月28日,南昌舰在江南造船厂下水[22]。拉萨舰于2018年4月28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继南昌舰和拉萨舰在江南造船厂下水后,大连舰和延安舰于2018年7月3日同时在大连船舶重工下水,进行下一步的舾装工程[23]。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2018年3月14日报道,卫星照片显示,中国正在建造第六艘055型导弹驱逐舰,首个模块已经在2018年1月份成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