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该题考查数列通项的定义,要会判断数列中项的归属。第一问将10,n+1,替换条件中的n,第二问首先假设“是”,再求n。
解答:(1)∵,∴,
,
;
(2)令,解方程得,
∵,∴,即为该数列中的第15项。
例3、如图,一粒子在区域上运动,在第一秒内它从原点运动到点,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在x轴、y轴及其平行方向上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长度。
(1)设粒子从原点到达点时,所经过的时间分别为,试写出的通项公式;
(2)求粒子从原点运动到点时所需的时间;
(3)粒子从原点开始运动,求经过2004秒后,它所处的坐标。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到要分奇数项和偶数项两类进行讨论。对于(2),(3)两问要以Cn为研究对象,可避免分类讨论。从起始项入手,逐步展开解题思维。由特殊到一般,探索出数列的递推关系式,这是解答数列问题的一般方法。
解答:(1)由图形可设,当粒子从原点到达时,明显有
……
∴=,
。
,
。
,
,
即。
(2)由图形知,粒子从原点运动到点时所需的时间是到达点所经过的时间再加(44-16)=28秒,所以秒。
(3)由2004,解得,取最大得n=44,
经计算,得=1980<2004,从而粒子从原点开始运动,经过1980秒后到达点,再向左运动24秒所到达的点的坐标为(20,44)。
例4、(1)已知数列适合:,,写出前五项并写出其通项公式;
(2)用上面的数列,通过等式构造新数列,写出,并写出的前5项。
分析:递推公式的特点就是根据前项能写出后项,所以根据条件依次写出即可。会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又一种重要方法,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解答:(1),,,,,……,;
(2),
,,,,.
例5、设平面内有条直线,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表示这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____________;当时,(用表示)。
分析:本题可在求出的基础上,观察每增加一条直线,增加几个交点。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是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列模型来处理。
解答:由下图,可得,由,,,
,…可推得
∵n每增加1,则交点增加个,
∴。
例6、在某报《自测健康状况》的报道中,自测血压结果与相应年龄的统计数据如下表.观察表中数据的特点,用适当的数填入表中空白(_____)内。
分析:观察收缩压和舒张压随年龄增长而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本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如何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它不需要技能、技巧及繁杂的计算,而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意识,有效地把数学过程实施为数学思维活动。
解答:从表中所给数据规律可以看到:收缩压是等差数列.舒张压的数据变化也很有规律:随着年龄的变化,舒张压分别增加了3毫米、2毫米,……照此规律,60岁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0;8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